欢迎光临广州医养融合康复医院官方网站!

020-86547132
搜索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肠胃炎

2021-11-26 16:18:56

浏览:

科室:消化内科、肠道门诊

一、肠胃炎概述

医养融合康复医院消化内科专家介绍,肠胃炎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的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其临床表现以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和不同程度自体中毒为特征,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胃肠炎可分为慢性胃肠炎和急性胃肠炎两种,急性胃肠炎相对更为常见。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认为病因与周围环境的有害因素及易感体质有关,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有害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易感人体即可引起本病,病因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病变多由急性肠炎延治或误治诱致,胃肠粘膜充血、水肿、渗出、逐渐加重,其表面片状黄色渗出物,呈弥漫性形成;粘膜皱壁层糜烂面加深或出血量大;表层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更加严重,因粘膜血管损伤严重伴出血,更明显可见血浆外渗,粘膜下层有出血,水肿甚至穿孔,或发现肠粘膜紊乱、肠痉挛、肠曲缩短,胃肠或肠曲之间瘘管、结肠袋形成加深或消失、充盈缺损等等,有时可伴发肠憩肉,或直肠恶变、结肠恶变病变。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肠胃炎的病因为外邪犯胃,脾胃气虚,气机失调,肝失疏泄,肝气犯胃,脾胃运化失权,蕴湿生热,酿化成痰,痰瘀互结,阻于中焦。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脾胃虚弱。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与脾互为表里,胃腑具有主受纳、腐熟水谷、宜和降的特性,所以肠胃炎的发生,是由于胃腑的功能发生改变而形成。


三、肠胃炎分类

1、根据病因的不同分类

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胃肠炎。

感染性胃肠炎更多见,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又可分为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寄生虫性等。

进食生冷刺激食物、服用对胃肠道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酗酒、食物过敏、自身免疫病等可引起非感染性胃肠炎。

2、根据病程的长短分类

可分为急性胃肠炎和慢性胃肠炎。

1)急性胃肠炎多指急性感染性胃肠炎,病程较短。

2)慢性胃肠炎为一类疾病的笼统称呼,不同疾病的病因不同。

四、临床症状

初期病人多呈现急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其后逐渐或迅速转为胃肠炎的症状。病人食欲废绝,口腔干燥发臭,舌面覆有黄白苔,常伴有腹痛。肠音初期增强,以后减弱或消失,不断排稀粪便或水样粪便,气味腥臭或恶臭,粪中混有血液及坏死的组织片。由于下泻,可引起脱水。脱水严重时,尿少色浓,眼球下陷,皮肤弹性降低,迅速消瘦,腹围紧缩。当虚脱时,病人不能站立而卧地,呈衰竭状态。随着病情发展,体温高,脉搏细数,四肢冷凉,昏睡;严重时可引起循环和微循环障碍,搐搦而死。

慢性胃肠炎病程长,病势缓慢,主要症状同于急性,可引起恶病质。

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日-5次甚至数十日不等,大便多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


五、易患因素及人群

肠胃炎主要的患病人群就是老年人和体弱者,其次是糖尿病患者。另外,平时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体质差、消瘦、熬夜、身体抵抗力差的人,也容易患肠胃炎,病因主要考虑病毒性肠胃炎。


六、辅助检查

1、消化道钡餐检查、胃镜、肠镜;

2、大便常规检查、粪便培养;

3、血常规检查。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均由我院专家整理,所有解释权归医养融合康复医院拥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侵者必究!

作者: 医养融合(广州)康复医院有限公司

来源: 医养融合康复医院
0
肠胃炎
据医养融合康复医院消化内科专家介绍,肠胃炎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的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其临床表现以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和不同程度自体中毒为特征。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文章推荐

医养融合康复医院

官方网站:www.yyrh120.com

医养融合(广州)康复医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21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4977号

医养融合康复医院

官方网站:www.yyrh120.com

医养融合(广州)康复医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21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4977号

专家咨询热线

020-86547132

业务合作:133 0225 1756

主办单位: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三凤村二队八巷

          医养融合康复基地 

技术支持:广东统一人力资源创富就业促进中心

微信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020-86547133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E-mail地址
3360273806@qq.com
二维码
二维码
扫码关注
在线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